自家採種的意義

自家採種的意義

命の循環 生命的循環

肥料與農藥的使用,不僅對土壤產生影響,也對種子造成重大影響。在實踐秀明自然農法時,透過反覆的自家採種,目標是減少所謂的「肥毒」。即便在不使用肥料與農藥的情況下持續耕作,若使用市售種子,仍無法避免肥毒的影響。唯有將去除肥毒的潔淨種子播種於潔淨的土壤中,才能邁向秀明自然農法的成功。

自家採種應盡可能在同一塊田地上反覆進行。經歷過當地氣候與風土的種子,會逐漸適應當地環境,並形成各品種獨有的特性。當去除肥毒的種子再次播種於同一土地時,作物便能展現出旺盛的生長力,最終培育出順應當地氣候風土的優良品種。從種下作物到收成,再延續至採種的全過程,不僅是守護作物的一生,更是一種尊重生命尊嚴的行為。

自家採種的意義
自家採種的意義

現今,餐桌上的蔬菜多來自專門的產地。與其重視作物的當令時節,更被優先考慮的是全年穩定的供應能力。因此,便於大量流通且容易統一形質的F1種(一代雜交種)被廣泛栽培。這些透過品種改良誕生的F1種,即便採種後再播種,所產出的作物形質也會變異,故農民每年都需購買新種。F1種的普及導致全國各地栽種的品種趨於一致,蔬菜原有的風味逐漸消失,人們反而習慣以調味料為蔬菜「添味」。

根據各地氣候與風土栽培的在來蔬菜,在味道與外觀上皆展現出獨特個性,長年來扮演傳承地方食文化的重要角色。這些在各地長期持續進行自家採種的在來蔬菜,不僅不依賴肥料,還具備強健的抗病蟲害能力,因而被發現非常適合用於秀明自然農法。然而,隨著F1種成為主流,在來種與固定種的需求正逐漸減少,如今正面臨存續危機。掌握在來種栽培與採種知識與技術的人也變得稀少。因此,重新認識自古以來所栽培的在來種之價值,並保存這些種子,成為當務之急。

在秀明自然農法・信樂之里,於2021年設立了種子示範田,開始介紹在來蔬菜與在來稻的栽培與採種。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各地長年栽培的在來蔬菜與在來稻所蘊含的魅力,於2022年舉辦了「插秧體驗活動——古代稻的浪漫:從彌生時代到現代,300種稻米的歷史之旅」。2023年則種植了200種在來蔬菜與230種在來稻,並實施自家採種。

因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不可思議的緣分,近年來,許多珍貴的在來種子被聚集至信樂之里。我們將持續進行播種、栽培、採種的自家採種循環,並將這份連繫生命的實踐傳承給未來世代。

自家採種的意義